close

這篇文章,原本925日 看到衛生署公開三聚氰安2.5ppm時,


我真的氣的要命,隔天就想要寫,


因為隔天9/26日和ㄧ群醫療網人員一起參訪中部活動,


所以就延遲我車上和幾個人聊起來,更是我氣的要命,


這政府真是毒害台灣人



還好我晚上回家後看新聞,政府對三聚氰安標準重新改成” 0”


因為正確是不能食用


 



 


根據我所知~


*三聚氰胺不能作於食品或食品添加物,發生毒奶事件,我們政府居然改法規成不能作成食品”….這有玄機,也就是可以變成食品添加物”..


馬的政府以為是添加鈣質或營養品嗎?發生事情還幫中國掩蓋毒害台灣人???我真懷疑台灣是選總統還是中國大陸台灣地區特首。


*美國動物實驗不能超過0.65ppm,否則會危害動物健康,以動物實驗而言,人體還要以0.65ppm還要除100的政府居然以2.5ppm三聚氰胺為檢驗可用標準,以為現在人民這麼沒有知識水準嗎???



上述2點,身為母親的我(我家老公和小孩每天要吃的奶類、麵包、零食)真看不慣這樣狗腿,不會維護自己主權的政府。


 



 


下面三聚氰胺被發現請參考~~


 


三聚氰胺最早被中國的造假者用在家畜飼料生產中,飼料中添加了這玩意,儀器一檢測,氮原子很多啊,一推算,蛋白質含量也很高,生產者順理成章地就省下 昂貴的蛋白粉開支了。三聚氰胺雖然有毒,但 是牛羊體積都比較大,腎功能強,能順利代謝毒素,吃了,好像也沒啥死牛死羊的事情發生,於是也沒人去關注。順理成章,造假者擴大應用範圍,順便把三聚氰胺用於出口美國的寵物飼料中,當然不幸的是,貓狗等寵物體積比牛羊小多了,代謝能力差,這三聚氰胺的毒性的影響也就大了,結果毒死了貓狗,驚動了美國洋老太爺,最後三聚氰胺這種東西也進入美國的FDA的視線。

據說當時美國人發現三聚氰胺後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為啥添加這玩意,還以為是老鼠藥污染造成的。記得當時美國新聞媒體報導都是懷疑中國糧食倉庫看管不嚴,造成老鼠藥污染。後來終於有知情的中國人忍不住,偷偷告訴美國人這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奧秘,這高手雲集的美國學術界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過來這複雜的高科技造假過程



~~~~~~~~~~~~~~~~~~~~~~~~~~~~~~~~~~~~~~~~~~~~~~~~~~~~~


 


一個中國奶業工人的實話  


中午吃飯時,大家談到近期的乳製品事件,以及由此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


徹底避免受到侵害的方法有一種,那就是:移民。  


下午,看到網上的江西九江6個月的兒童,喝了20桶三鹿奶粉死亡的報道。


心裡悲憤得不知說什麼了。汶川地震時期,大家痛恨那些不捐款的「國際鐵公雞」,


對那些伸出援助之手的中國企業深懷感恩。4個月後的今天,中國乳製品行業的集體沉淪,


讓我們感恩的心復歸平靜。 


企業生存的根本是什麼?不是捐款多少,不是作秀與否。除了「多掙錢、早移民」,


我們還有什麼方式避免傷害? 


以下轉貼,文章原名為:一個奶業工人的實心話。 


我不想再忍了,我所知道的奶業內幕!我所學的專業是乳品工藝,


剛畢業曾在某國內老大級乳業集團工作,職位——收奶員。  


這幾天的三鹿事件,沸沸揚揚。其實在我看來,沒什麼奇怪的,事情總是要被揭穿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以及是哪一家企業成為那個撞上槍口的倒霉蛋。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


也許這個事件就要告下一個段落,也許僅僅是個序幕的開始…… 


離職的員工到處去說原來公司的"壞話",這個員工一定個沒有道德的人。


曾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變了,一個知道內情而不去告訴別人,


眼看著別人吃虧上當的人,那才是個徹底道德敗壞的人。 


離職後,我沒喝過一滴奶! 


我先講一下,收奶的過程。奶農的牛奶由當地附近村鎮的奶站化驗收集,


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農錢。品質的指標不外乎PH值,蛋白質,干物質這幾項。


然後由奶站(當然了奶站是私人老闆的)用罐裝車混裝後運到工廠,然後由工廠取樣化驗,


測算指標同樣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站錢。不知道大家看沒看出來,


想沒想到這種操作模式會出現什麼問題?有人說了,不是"天然牧場""工業化收集嗎"


有,的確有。但是我只能說: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農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摻水啊。那摻水指標降低就賣不上好價了怎麼辦?


簡單啊摻****啊。奶站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奶站的奶是從各個散戶收來混裝到罐車的,


有一家的突然變質了,怎麼辦啊,全車都倒了嗎?幾十噸一罐的奶,蛋白質低了怎麼辦?


干物質低了怎麼辦?PH值低了怎麼辦?有的牛病了打過抗生素怎麼辦?有的牛催奶打激素怎麼辦? 


話說回來了,奶農那點小計量能瞞奶站嗎?奶站那點小九九能瞞工廠嗎?如果我說,


奶站不知情,工廠不知情。都是"不法奶農"干的壞事,全民要把矛頭指向他們批判。


那我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因為我們知道,一件東西是要充分利用的,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價值,獲得最大的利潤。


我們分罐儲藏。最好的奶,供到車間做酸奶(發酵型酸奶或攪拌型酸奶),因為不是好奶做不出來。


其次,做純牛奶,高鈣奶之類的。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還有那些發酸的奶怎麼辦呢,


當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飲料,就是廣告狂哄亂炸的,女人小孩都喝的***


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潤所在,一盒奶的成本,還沒有哪個包裝盒值錢。還有那種臭的熏人的奶怎麼辦呢,


簡單,做冰淇淋味道最好。還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狀的怎麼辦呢,做奶粉。當然這叫工業粉,


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裝袋子就上市場的。


 


我們有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立體式倉庫,媒體都讚揚過,可是你就沒想想這快速消費品,生產出來就要賣的,搞那麼大倉庫什麼用?酸性乳飲料越存放味道越好。那有人問了,生產日期怎麼辦?簡單啊,提前打一個月,你也許不信吧,因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廠做的事。


那又有人問了,市場上賣的豈不是過期奶? 我就這麼告訴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過期一周了,你喝也沒問題。因為你所賣的奶是UHT超高溫滅菌液態奶。 


關於UHT超高溫滅乳到底有沒有營養,我不想再說了,因為這個涉及到某人在某年為中國提出的一個口號,我們正向這個口號邁進,別管你喝的是什麼奶,反正是牛奶。


有個廣告,中國某企業已經是這種超高溫滅菌乳全球產銷量第一,難道是那些乳業發達國家真的比不上我們了嗎?其實是人家不生產這種乳品了。這笑話有點冷是吧。


 那有人說了,我們以後喝高端奶吧,廣告都說想過有品位的生活就和那種奶。


是啊,那奶是貴啊,貴的東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質高啊,高,實在是高,


這一點澳大利亞人都服我們啊。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擠出那麼高蛋白質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專家就會來"闢謠"又得列出一套數據理論,來"引導"大家。



是啊,我嘴沒人家的大,錢更沒人家拿的多……還有很多關鍵的還是不說為好,知道了對大家誰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真實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後的恐怖的行業潛規則


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三鹿奶粉事件,作為一個可能的知情者和懂點化學的人,我也來談談我的觀點: 


1、媒體也好,廠家也好,國家質量監督也好,還是在忽悠大家,為什麼我敢這麼說,


因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場售價並不低,


奶農不可能不計成本的提高濃度,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較差,要想完全溶於牛奶比較麻煩;


那為什麼媒體,廠家,國家質量監督要異口同聲的說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


其實就是為為了掩蓋一個更可怕的問題,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東西,


說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為一種便宜的農家化肥,真是經濟實惠的"好添加劑" 


2、為什麼要加尿素,因為各乳品公司收購鮮奶,測試的標準主要是奶的蛋白質含量,


說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為一種最普遍的氮肥,由於它獨特的分子結構,


記得好像是兩個氮分子配個什麼我忘了,氮的含量當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濃度,


價格自然也賣得高了; 


3、尿素怎麼轉化為三聚氰氨的,很簡單,奶粉的生產過程就是將鮮奶放在封閉的環境高溫環境下,


然後採取噴霧的方式直接轉化成粉狀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溫下會產生變化,生成三聚氰氨,OK


有毒的奶粉就這樣生成了。 


最後,我再談談我怎麼知道這些內幕的,前幾年,是01年還是02年,我記不太清楚了,


在辦理一件帶黑社會性質的案件時,他們主要罪狀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區的牛奶收購市場,


長期以次沖好,我們在辦案中就瞭解到,他們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


然後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來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


最後用專用的攪拌機進行攪拌,一批蛋白質濃度高的鮮奶誕生了,但最後幾個犯罪分子都翻供,


說他們這種做法是普遍的,並不是他們發明的,後來我們專門去天友瞭解,確實如此,


他們對牛奶收購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根本沒有比較有效的檢測措施或者是因為收購站點太多,


沒有精力和金錢來負擔這麼大的檢測開銷,所以對廣大奶農的行為基本採取的是默認的態度,


而且據在天友的瞭解,這種現象在全國的乳製品行業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農收購牛奶,


就普遍存在此類現象,所以三鹿事件的發生就是必然的,而且這次三鹿出了事,


全國其他所有奶製品企業都保持沉默,沒有一家跳出來指責,什麼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應該心裡有數了吧。


 最後弱弱的問大家一句,這樣的牛奶你們敢喝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貞 的頭像
    阿貞

    阿貞的部落格

    阿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